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一系列新举措,顺应农产品消费新趋势、新特点,着力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如何看待并落实这些新举措?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6889932790e21.jpg


“当前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以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说,针对这些趋势,实施方案提出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和服务。“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江文胜表示,农业农村部将从扩总量、促优质、拓渠道等方面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具体包括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有机标准、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等。

食品工业上游承接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等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下游拉动着人民群众的日常饮食消费。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表示,将重点围绕加快生物技术应用、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扩大食品消费等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食品工业供需适配性,促进农产品消费提质升级。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膳食结构的营养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此,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说,将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并会同相关部门深入推进“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专题科普,积极开展“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宣传,引导城乡居民调整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让老百姓能够会选、会吃、吃出健康。

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

到草莓园进行“沉浸式”采摘、武夷山茶农直播古茶树认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关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也关注社交属性、精神文化等需求。实施方案提出,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

雷刘功表示,将按照实施方案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丰富消费场景。如引导各地广泛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等主题活动,组织产地溯源直播、美食品鉴,提升消费体验感和获得感;充分利用展会聚集效应,推动形成以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引领、行业性展会为骨干、综合性展会为重点支撑的多层次产销衔接、消费促进平台矩阵等。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既能激活乡村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又能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塑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的重要途径。”江文胜说。

2024年,我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一批新的网红村走入大众视野,营造新消费体验、培育新消费业态。

江文胜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金融政策支持,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深度融合,发展科普研学、非遗与农副产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带动更多特色农产品、道地食材地产地销,并深入挖掘乡村资源,融入现代要素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村字号”文体活动,扎实推动乡村游购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