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观察
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自商务部4月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以来,至5月初,已累计达成采购意向逾167亿元,吸引2400多家外贸企业和6500多家采购商参加。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引导外贸代工企业加快培育自主品牌。”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是重要的大后方,也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据统计,2024年我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接近85%的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
如何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近日,记者深入北京、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外贸企业探访。
快!分秒必争
助力外贸企业拓销路
短短3天,货值近200万美元的原定出口海产品找到了新出路。
走进浙江杭州联华超市庆春店生鲜区,“外贸好物推荐专区”的牌子分外醒目。冷柜内,虾仁、鱿鱼圈等海产品琳琅满目,不时有顾客驻足选购。“受关税影响,部分货物积压,海鲜不便保存,急需新的销售渠道。”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副总经理乐鋆丰一度挺焦虑。
商务部门获悉企业需求后,立即协调杭州联华华商集团对接供需。
“从4月底对接洽谈,到摆上超市柜台,只用了3天。”乐鋆丰说,超市还根据国内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给予企业销售指导,“比如,建议我们缩小产品包装,或采取散装称重方式销售。”
“企业充分吸纳了我们的建议。”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敏介绍,杭州联华开通“全链路绿色通道”,为出口转内销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外贸优品在符合规范的情况下快速上架。
宣布开通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绿色通道”的,还有永辉超市。4月7日,永辉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为出口受阻企业架起内销转型的“桥梁”。目前,永辉已收到逾500封合作邮件,并与300余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行洽谈。永辉总部的选品会频率从以往的每周一次调整为每天一次,企业旗下700多家门店均对外贸商品开放。
线下商超、线上电商,线上线下齐发力,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4月中旬,腾讯集团推出“外贸新征程助跑计划”,采取新商激励、流量扶持等10项措施,为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搭桥铺路。
同样在4月中旬,美团出台5项举措,帮助具备优质供应链和产品的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已有300余家企业进入实际对接流程。
4月15日,淘宝天猫启动“外贸精选”专项,计划面向至少1万家外贸商家、10万款外贸货源,提供快捷入驻、小二本地化指导等服务。专项小组派驻的100个产业带“一对一”帮扶小二已全员到岗,超过2万家外贸厂商对接“外转内”需求,并陆续完成入驻、上架产品等工作。
“从2天缩短至4小时,网上开设新店的审核时间大幅降低。”青创城国际网批中心副总经理李冠文介绍,“我们中心位于福建泉州石狮市,年交易额逾200亿元,是福建省首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互联网鞋服产业专业批发平台。”
4月,青创城国际网批中心设立专岗对接外贸企业,帮助企业转内销,对新开网店提供全流程服务,验厂当日即可完成入驻手续。4月以来,中心已帮助300多家外贸企业销售30多万件服装。
近期,浙江宁波丛绒服装公司同样面临出口产品积压问题,货值约400万元。公司计划通过电商直播拓展内销渠道,却苦于没有专业团队。
借助百度提供的一站式AI直播解决方案,丛绒服装生成了一个全天不打烊的AI数字人直播带货团队。“从注册到下店,半天就搞定了,还不收佣金、手续费和技术服务费。”公司品牌电商部运营主管陈晗宇说。
在商务部4月24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15家主要电商平台快速响应,打好“组合拳”,推出订单直采、供采对接等8方面举措。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超600家次入驻。
许多出口型企业的产品、产线根据国外标准生产、搭建,转内销时难免遇到“水土不服”的尴尬,面临产品标准难统一、品牌市场辨识度低、销售渠道建设难等挑战,这有赖于政企携手、协同应对。
“外贸产品是英文标识,转内销需要注意哪些合规事项?”“针对境外设计的家居产品,如何通过线上渠道快速建立品牌认知、适应国内消费需求?”……4月18日,一场由北京市商务局举办的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对接会在丰台创新中心举办。参会的电商平台工作人员,现场与70多家外贸企业对接并答疑解惑。
5月9日,广东省在广州市举行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腾讯、阿里、京东、美团、抖音、快手、小红书、唯品会、上海得物等电商平台参会,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广泛听取电商平台和代表性外贸企业的意见建议,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抓订单。会后,广东省相关部门还与有关电商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内外贸一体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